有研究報告建議醫學界應該修改男性不育症的檢查標準,提出要以精子的形態來反映男性的生育能力。報告指出,由世界衛生組織於半個世紀以前所定的標準對男性生育能力作了一刀切的規定,即精子數≥2000萬/毫升,精子活動數≥50%就是生育能力正常,低於這個數值就是不育。但許多醫生在臨床中發現,有些屬於“不育”的男性能生兒育女,而部分屬於“正常”的男性卻總是當不上父親,可見男性生育能力存在一個灰色地帶,把處於灰色地帶的男性當作不育症患者來治療實在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英國七所大學的研究員聯合對765名不育男性的精子和656對已經育有子女的夫婦進行了研究後製定的新標準是:精子數≥4800萬/毫升,活動數≥63%,12%以上的精子形態正常,則認為是有正常生育能力;精子數≤1350萬/毫升,活動數≤32%,正常精子≤9%,就是沒有生育能力。如果精液檢查結果在這兩者之間,則處於灰色地帶,這樣的男性可能有生育能力,也可能沒有。
該研究強調精子的形態學檢查是最能反映男性的生育能力,正常的精子應該含有一個橢圓形的頭端和鞭子一樣的尾部,頭端呈圓形或者過大,尾部蜷縮的精子都是異常的。值得欣慰的是,北京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常規檢查,這對於男性不育患者的臨床診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